斯太尔M1912自动手枪赏析 (转摘)

Posted on August 18, 2017 by

       提起奥地利斯太尔这个品牌在轻武器界中的地位,相信每一个熟悉轻武器的军事爱好者都不会陌生,这是奥地利一家著名的军工企业。但是,说道斯太尔早期生产过的自动手枪,熟悉其结构和历史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里要介绍的就是斯太尔在20世纪初期出产的一款自动手枪——M1912自动手枪。

非主流的“斯太尔”——斯太尔M1912自动手枪赏析 - zhuyiyun1985@126 - 砖家的军事博客

上海公安博物馆收藏的斯太尔M1912手枪,介绍说明牌上错把型号写成了M1918

研制历史

       斯太尔M1912手枪的设计者是捷克的机械师加列·科恩卡,他在多家枪械企业工作过,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1897年,科恩卡开始尝试设计一款自动装填手枪。在当时的19世纪末期,军用手枪大多数还是转轮手枪,自动装填手枪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定型的品种也非常稀少。要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的自动装填手枪——毛瑟的M1896和伯格曼M1896此时也刚刚定型,因此科恩卡的设计思想不可谓没有很大的前瞻性。这项工作的结果就是与另一位设计师罗恩合作推出的罗恩-斯太尔M1907自动装填手枪,使用8毫米罗恩-斯太尔自动手枪弹。该枪最先被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列装,成为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自动装填手枪之一。

非主流的“斯太尔”——斯太尔M1912自动手枪赏析 - zhuyiyun1985@126 - 砖家的军事博客

 罗恩-斯太尔M1907自动装填手枪和配用的8mm罗恩-斯太尔手枪弹

在经历了M1907的成功之后,科恩卡没有止步不前,他充分总结了M1907的不足,决定在原有的自动方式和闭锁结构的基础上,研制一款更优秀的自动装填手枪,并改用威力更大的斯太尔9X23mm自动手枪弹。

       新枪的研制到了1911年完成了,但是新枪一开始没有引起奥匈帝国军方的兴趣,因此斯太尔公司只好以M1911的名义作为民用手枪生产。但是过了一年,到了1912年,新枪被军方看中并且采纳了,正式的军用型M1912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了一战结束的1918年,总共生产了约25万支。

特点鲜明的结构

M1912手枪在设计当时其外形不乏现代感,显得紧凑流畅

M1912手枪在当时来看,其设计思想是比较先进的。它大胆地采用了轻武器大师勃朗宁发明的套筒结构,枪机结合在套筒中,使结构更加紧凑。在这一点上,它不落后于当时刚刚出现,日后名闻遐迩的柯尔特M1911手枪。而如果细探其结构原理,我们还会发现M1912一些非常有个性,很“非主流”的设计。

 

枪管上的螺旋突起和套筒上对应的螺旋槽

 

       首先,我们熟知的大多数拥有刚性闭锁结构的自动装填手枪,其闭锁方式都采用枪管偏移式,具体的偏移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种——铰链式和突耳斜面式。前者的代表作就是柯尔特M1911手枪、苏联的TT-33手枪等,而后者而的典型则是M1935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以及笔者过去曾撰文介绍过的波兰拉多姆M1935手枪。但是,M1912手枪没有采用上述结构,而是使用了相对少见的枪管旋转式闭锁方式。枪管中部设有螺旋状突起、套筒座上则有相对应的螺旋槽。枪弹击发后,套筒、枪管一起后坐,在螺旋突起和螺旋槽的配合作用下,枪管绕自身轴线旋转,枪管上的闭锁凸笋从套筒上相应的闭锁凹槽内滑出,使套筒、枪管开锁。枪管后坐一定距离后至限位面停止运动,与枪管已经脱离的套筒则继续后坐、打开枪膛、抛出空弹壳、推下一发枪弹入膛。当套筒再次与枪管结合后,又在螺旋槽和螺旋突起的共同作用下枪管旋转,闭锁凸笋再次进入套筒上相应的闭锁凹槽内并可靠闭锁。这种结构类似于现代步枪上常用的枪击回转式闭锁结构,所不同的是,后者是枪机相对于枪机框旋转,而前者则是枪管相对于套筒旋转。

       第二个特别的地方是该枪的击发结构。大多数击锤击发的手枪,无论采用推式扳机还是拉式扳机,一般都有一个阻铁零件,阻铁用于卡住击锤,扣动扳机时,扳机推杆或拉杆带动阻铁转动,使阻铁和击锤上的待击卡槽脱离,击锤在击锤簧的作用下转动打击击针击发枪弹。但是M1912手枪没有单独的阻铁,而是采用了在片簧上直接加工出卡齿,待击时用该卡齿直接卡住击锤待击卡槽的办法,扣下扳机时,扳机拉杆拉动片簧,片簧上的卡齿和击锤待击卡槽脱开,击锤转动打击击针击发枪弹。换句话说,M1912手枪的阻铁和阻铁簧是由一个片簧来解决的,片簧本身既是“阻铁”,又是“阻铁簧”。

 M1912全枪零件图,注意右下角三片片簧中间一片,其向后一面接近顶端的位置有一个小卡齿,这便是使击锤待击的卡齿

       该枪击发动作如下:拉套筒首发装填,击锤后倒,击锤下部的待击卡槽被片簧上的卡齿卡住,扣下扳机,扳机带动扳机拉杆拉片簧向前,片簧上的卡齿从击锤待击卡槽中脱出,击锤在击锤簧作用下向前回转打击击针,击针打击底火击发枪弹。击发后,枪管和套筒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先一起向后运动,此时,单发杆上端从套筒下方的凹槽中被推出,单发杆向下运动,右侧的突起使扳机拉杆与片簧脱离形成单发。在枪管螺旋突起和套筒座螺旋槽的配合作用下,枪管绕自身轴线旋转,枪管上的闭锁凸笋从套筒上相应的闭锁凹槽内滑出,使套筒、枪管开锁,与枪管脱离的套筒继续后座,在抛壳钩抛壳挺的共同作用下抛出空弹壳,压倒击锤,使击锤待击卡槽再次与片簧上的卡齿扣合。套筒后坐结束后,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再次向前,推第二发弹入膛,再次与枪管扣合、闭锁,套筒复进到位后,单发杆在单发杆簧作用下上升,顶端重新进入套筒下的凹槽,扳机拉杆再次与片簧扣合,又一次形成待击。

用桥夹向M1912手枪弹仓内压弹

       第三个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该枪的供弹具。现代的大多数手枪都采用握把内插可卸式弹匣的供弹方式,但M1912却采用了握把内固定式弹仓、将枪弹逐发或者用桥夹从上方压弹的供弹方式,这可以说是该枪最大的一个特征。装弹时,拉套筒向后,可以将枪弹一发一发压入弹仓,也可用桥夹插入装填窗口向弹仓内压弹,与毛瑟M1896自动手枪的装填方式类似。但该枪的弹仓结构和毛瑟M1896手枪并不简单等同:毛瑟M1896手枪虽然也是固定弹仓,但采用的是弹容量为10发的双排双进弹仓,弹仓最上方有交错的两发枪弹,抱弹口比单发枪弹的直径要宽,因此用桥夹可以轻松地从上方直接往下压弹。但是M1912手枪的弹仓是单排单进8发弹仓,装弹后在弹仓最上方只有一发枪弹,抱弹口要比单发枪弹的直径窄,否则就无法抱住枪弹。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用桥夹直接往下压弹?使用过54式、64式等型号手枪的人都知道,单排单进的弹匣,装弹无法直接下压,而是有一个下压并向前推的动作,这在给可卸式弹匣压弹时并不是问题,但M1912的弹仓是固定的,不能拆卸,既然从装填窗口不能“下压并向前推”压弹,那么枪弹是如何被压进弹仓的呢?在这里,设计师采用了一个特殊的设计——活动式抱弹口。M1912手枪左侧的抱弹口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活动的,靠弹簧使其在平时保持向内抱紧的状态,与右侧的抱弹口配合,枪弹就能被固定在弹仓内不会自己弹出来,当压弹的时候,枪弹将活动抱弹口向左侧挤开,枪弹就能顺利压入弹仓,不能不说这是个巧妙的设计。类似的弹仓抱弹口结构我们在莫辛纳甘步枪和改装过的德国M1888系列步枪上也能看到。其实,加列·科恩卡就参加过纳甘步枪的设计,而纳甘步枪就是1890-1891年沙俄军用步枪竞标的竞选方案之一,而最终定型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就是将纳甘步枪的弹仓结构与俄国设计师莫辛设计的参选步枪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M1912手枪的弹仓结构是科恩卡将纳甘步枪的弹仓结构借鉴移植过来的结果。

 握把左侧护木片上方有阻弹器按钮,空仓挂机时按压该按钮弹仓内的枪弹能弹出

       为了方便在不使用手枪的时候将弹仓内的枪弹退出,在该枪的握把左侧上方位置有一个按钮,拉套筒到后方位置,按下该按钮,左侧的活动抱弹口就会松开,弹仓内的枪弹在托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弹仓。

非主流的“斯太尔”——斯太尔M1912自动手枪赏析 - zhuyiyun1985@126 - 砖家的军事博客

 50发包装的9毫米斯太尔手枪弹

       M1912手枪使用的9x23mm斯太尔手枪弹弹头质量约8g,采用铅心、铜被甲弹头,为圆头、平底形状;弹壳为黄铜制造,无突缘直筒结构,伯尔丹式底火。使用M1912手枪发射时初速约340m/s,初始动能为420焦耳,枪弹性能与后来流行的9毫米派拉贝鲁姆子弹类似。

使用16发加长弹仓,可以连发射击的M1912/P16手枪和配上木质枪套,可以抵肩射击的M1912手枪

       除了基本型号,M1912系列手枪中还有一种使用了16发加长弹仓的M1912/P16手枪,这一型号有快慢机,可以连发射击。另外和当时很多手枪一样,一部分M1912手枪也配备了可以套接在握把上的木质枪套,可以当作简易枪托抵肩射击,这在当时非常流行。不过和大多数有类似设计的手枪一样,连发功能和可当枪托的枪套实用价值很低,只能算是精致的小玩意,没有什么人把它太当回事。

 广泛的使用范围

M1912装备奥匈帝国军队不久,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同样位于欧洲的罗马尼亚于1913年开始订购该枪;之后,南美洲的智利也与斯太尔公司签下了订购合同。罗马尼亚订购型号的套筒左侧有王冠和“M1912”标记,智利的则刻有智利国徽和“智利武装力量”字样。在一战期间,当时属于德意志第二帝国一部分的巴伐利亚也曾购买过这支手枪。

到一战和二战之间,全世界已经至少有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智利、波兰和南斯拉夫这几个国家装备这种手枪。其中奥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是从解体的奥匈帝国旧有领土上成立的新国家,其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多都沿用了奥匈帝国军队旧有的装备。波兰是一战之后根据《凡尔赛和约》重新独立的国家,同盟国军队的很多武器作为战争赔款和补偿,也装备给了波兰军队,其中也包括了斯太尔M1912手枪。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奥军的武器成为了纳粹德国的战利品。由于当时德军扩编过快,包括手枪在内的很多武器装备都比较缺乏,该枪又被纳粹德国所用,主要装备给后方辅助部队和警察机构。为了能使用德国制式的9毫米派拉贝鲁姆枪弹,1940年纳粹德国对大约6万支M1912手枪进行技术改造,改换枪管,改装后的M1912手枪在套筒左侧打上了“08”的标记,表示使用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德国采用的改造过的M1912手枪,以及匈牙利、南斯拉夫、波兰等国装备的M1912手枪,都接受了二战战火的洗礼。

 性能评价

应该说M1912手枪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设计都不错,体现了设计师独特的风格和巧妙的设计思想,而且其性能也可以说比较优秀。但是,如果把它和几乎同时代诞生的柯尔特M1911手枪进行对比的话,它的光芒就要黯淡许多了。柯尔特M1911手枪使用可卸式弹匣供弹,符合手枪发展的潮流,使用的方便性、战斗射速也要比采用固定弹仓的M1912要高;在闭锁机构方面,M1911采用铰链式的枪管偏移闭锁方式,动作简单,枪管和套筒座的加工也比较容易,而M1912采用的枪管旋转闭锁方式必须在枪管和套筒座上机加工出螺旋突起和螺旋槽,两者的配合度要求也比较高,生产工艺性方面要打很大折扣;在击发和保险机构方面,M1911的击锤上有半待击卡槽,可以在膛内有弹的情况下固定击锤安全携带,握把虎口部分还有握把保险,只有确实握紧握把,才能扣扳机击发,否则扣不动扳机,这些特点斯太尔M1912手枪都没有,安全性方面也逊色于M1911,加上M1912所使用的9x23mm斯太尔手枪弹并不普及,这也就是两者几乎同时代诞生,都经历了一战二战,但柯尔特M1911经久不衰,在美军中装备到上世纪80年代,如今还在大量使用,而斯太尔M1912已经成为博物馆中的古董的原因。

虽然也有过辉煌的历史,虽然也有着不少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在武器设计方面,光有“较好”还不够,人们总是在不知疲倦地追求着“更好”,因此二战之后,斯太尔公司不再生产M1912手枪,这支曾经也有过一段光辉历史的手枪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