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餐馆的内部故事

Posted on August 21, 2017 by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想必里面也包括了酒,要不然这天气也不能算是太好,另一个根据就是英国的古人也有一句俗语,只有喝了很多酒才算真正明白或者活在天底下(Under the Weather)。反正无论如何,肯定很多人都是觉得,没有酒光吃饭或是光吃菜的话,实在是很不人道的。但是如果反过来,都修炼到喝酒不吃菜的境界,也不能说就是英特纳雄内尔的终极目标。

       也不怪枪手每每瓶子空了之后常常是牢骚满腹,这方面美国实在是不方便,酒吧不算,相当一部分的餐馆是没有酒类供应的。另外一部分所谓上档次的餐馆,虽然有酒可以喝,但是百分之百的浅尝则止,喝到刚刚把兴致提起来酒就没有了。后来枪手虚心请教,学会了一招瞒天过海大法,就是把自己平时喜欢喝的液体溶液之类的,灌入饮料瓶子里面,餐馆老板,特别是中餐馆的老板,都是心照不宣,所以现在在外面吃饭勉强还算过的去。

       枪手最喜欢去的的餐馆还是中式的自助餐,理由不说大家也明白,就是便宜量又足。以前还介绍过美国乡村自助餐和印度自助餐,但是他们的菜品加一起都不到中式自助餐的一半。

       最近枪手工作繁忙加上公司遥远,可是说是非常的辛苦,所以多吃了好几次自助餐,虽然忍不住要向朋友们宣传,但台面上的的菜肴已经介绍过了,想必在各位眼中也不值得重复。加上枪手自己也不太饿了,所以这次只能介绍一些内部的故事,顺便配合一下女儿的暑期作业,社会调查。

让美国人变胖的中国美食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故事一,脚踝上系着红丝线的小姑娘

       小李姑娘看样子非常的瘦小,她告诉我们刚刚来美国开始打工的时候,雇主甚至都怀疑她有没有12岁。其实她离开福州家乡来美国的时候就已经16岁了,在她的家乡,16岁是个离开父母去美国的标准年龄。如果家里面有孩子到25岁还没有出国的话,父母会觉得非常失望的。这种风俗或者说是习惯有传统的因素,因为福州人祖祖辈辈都前赴后继地来到美国开餐馆,还有一些攀比的原因,因为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在美国打工或者是创业,定时寄回来的美元让父母在家乡过的相当的舒适,也非常的有面子。

       和我们聊天的小李姑娘刚刚收拾完了邻桌地上散落的食品和秽物,本来地面应该是晚上清扫的,这个客人不多的时段应该是她休息放松的时间。刚刚是一桌年轻的美国人,打闹中把桌面地面都弄得极为不堪,旁边的客人都看不过去了。小李姑娘收拾清楚以后,大家都找机会地安慰她。

       “没办法”,小李姑娘叹了一口气说,”就这样,这帮人还要求经理免去一个人的账单呢,他们硬说那个人没有吃”。

       大家几乎都愤怒了,因为确实超出想象。特别是听到小李姑娘告诉我们,经理真的为那伙人免掉了一个人的账单!

       “算了”,小李姑娘又叹了一口气,”经理也不想惹他们。说不清楚,更没有时间”。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新闻中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开餐馆的老华侨,朝一个前来去理取闹的黑大姐背后连开了三枪,想必肯定是忍无可忍了。

       “其实这不是最坏的”,小李姑娘放低了声音说,”我最怕的是’逃单’,就是客人吃过以后称我们不注意溜掉了,那经理就会让我们赔上客人的饭费。有一次,一连两桌X鬼逃单,我一天都白干了”。

       “还有一次,一个女X鬼自己来吃饭,肥的都快走不动了,我以为肯定没事,结果也给她逃单了”。

       看到我们同情还有难过的表情,好像要安慰我们似的,小李姑娘告诉我们说: “我刚刚想了一个办法”,说着弯腰把制服的裤腿提高了一点,露出了脚踝,

       “我在这里系了根红丝线,可以辟邪的,运气会好起来”!

故事二,捡别人名字的妈妈

       Cindy本来不是负责我们餐桌的,但是白天顾客很少,所以看到枪手的小女儿以后就走过来聊天。Cindy说她特别喜欢孩子,自己的两个孩子都送回了国内,由爷爷奶奶照顾,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通过视频和孩子讲话。

       正在做暑期社会调查作业的大女儿什么都很好奇,就问Cindy为什么起这样一个英文名字。Cindy笑了起来,说: “哪里是我自己取得的名字,我怎么知道?刚来餐馆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名牌,我没有英文名字,老板就给了我一个以前别人用过的,从那以后我就叫Cindy了”!

       虽然每天每时都想念自己的孩子,Cindy还是觉得把孩子送回国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夫妻两个才有可能集中精力赚钱,计划以后的生活。Cindy和丈夫是在一个餐馆认识的,当时Cindy还是服务员,丈夫是厨师,近水楼台地认识结婚了。夫妻两个中间换了几家餐馆打工,已经快三年了。

       “再过几个月,我们两个就辞工不做了,我们会开一家小餐馆”。Cindy高兴地说,”等生意好了以后,就能把孩子都接来了”!

        我们都表示祝贺,这么快就让生活走上了正轨,像那些读书学生,找工作都很难。就算有工作,也是觉得没保障。像这样早早的有个铁饭碗,还真的让人羡慕。

       “没有那么简单啊”,Cindy觉得我们太乐观了,又耐心地接着说: “做餐馆会很辛苦的,一年可能都不能休息两三天,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盯着,否则的话就会亏本”。

       “请一个工至少是3千圆一个月,小餐馆的话,老板一般都是自己做一份工,忙得时候自己可能要做两份。每个月也不过是几千圆的利润”。看到我们听得都很吃惊,Cindy又解释说,

       “中餐馆,特别是小的中餐馆利润都不多的,主要是辛苦钱。等做几年有了经验后,要么扩大,要么卖掉,再买一家大一点的,只有做大了,才有钱赚”。

       女儿听得越发吃惊,因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很难想象会有人去做一份几乎一辈子都没有假期的工作,哪怕是自己的事业(Business)。

       Cindy却笑着说: “做餐馆不好么?人人都要吃饭,永远都有工作”!

故事三,照片有话说(Photos talk)

       下面的照片拍自于一个大连锁店在本地的一家中餐馆,午餐9圆,晚餐11圆,其主页上就有10%的折扣券,用手机显示给服务生看就可以了。

让美国人变胖的中国美食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让美国人变胖的中国美食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让美国人变胖的中国美食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让美国人变胖的中国美食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下面的照片拍摄于一家美国自助餐的连锁店,价格差不多,午餐9圆,晚餐11圆。其折扣券可以从报纸上找到。

最懂美国人胃口的乡村自助餐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最懂美国人胃口的乡村自助餐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最懂美国人胃口的乡村自助餐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下面的照片则是拍摄于一家本地的印度自助餐馆,晚餐不知道,午餐16圆,没有任何打折扣的门道。也不多说了,各位您自己看吧。

重口味的印度餐馆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重口味的印度餐馆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重口味的印度餐馆 - 流浪枪手 - 流浪枪手的驿站

       各位觉得怎么样?据枪手的观察,当然别指望太准确,中式自助餐的主要客源来自于华人,大约60%左右;美国自助餐的主要客源来自于美国人,大约80%左右;印度自助餐的主要客源来自于印度裔,大约90%。

       不知道能不能说明问题?

 

故事四,中餐馆里面的等级

       在美国中餐馆打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作的,刚刚来美国的首选去餐馆打工,一个月下来基本上就淘汰了三分之一,这些人这辈子都不想作餐馆了,想起餐馆就心有余悸,只能选择其它的工作了,尤其是遇到了不友善的老板或同事,把作餐馆的信心打击的是彻彻底底。我还是喜欢做大店的,人多热闹日子好过,我曾经在南卡作过一个家庭自助餐小店,共6人,老板老板娘和墨西哥小伙子在后厨房,儿子送外卖,儿媳妇收银,我自己做服务员,上下班接送我和阿米哥,给我们俩单独租的房子两层楼,每人一层,房间那个大呀,当时还没有手机,电视在厅里,我们俩还没法沟通,他英文不会,我西班牙语不会,每天下班把我憋屈的呀,一个人反而睡不着,没人说话呀,坚持了一个月说啥也不干了,坐上灰狗巴士心情那个好啊,就像从监狱里刚刚放出来的感觉,从此再也不找小店了。大店能交朋友,能一起喝酒
一起逛街,大店还有异性的气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会餐也热闹。虽然同事之间是地位平等,但是我们还是按照赚钱的多少,工作的辛苦程度进行了排榜,给业余生活带来乐趣和调侃:餐馆十等人如下
一等人是老板——–每天下班把钱点
二等人是大厨——- 厨房管理样样熟
三等人是经理——- 英语问题全打理
四等人是外卖——-开个破车把钱赚
五等人是炒锅——-煎炒烹炸不用说
六等人是企台——-端盘到水小费来
七等人是帮炒——-眼疾手快记性好
八等人是油锅——-烟熏火燎出汗多
九等人是打杂——-切菜剔肉手累麻
十等人是洗碗——-墨西哥人是首选

 

故事五,王全的回忆

       王全是个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朋友,中等个头的一个小伙子,非常的精神,满脸的热情。说话非常的有条理,而且显得很有学问。王全目前是在本地一个中等规模的中餐馆里做领班,由于餐馆不大,实际上做的是大餐馆里面大堂经理的角色。听说我们想了解有关中餐馆的情况,马上说可以把以前的经历告诉我们,至于目前所在餐馆的情况,他笑着说,有点不大方便。我们当然没有异议,难得他这么热情,肯花休息时间和我们聊天,非常的感激。下面就是王全的回忆,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中餐文化已经是美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人自己也承认,没有了中餐,生活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刚来美国的新移民,绝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是从中餐馆开始的。特别是对没身份,没银行账户,没汽车的“三无人员”,中餐馆的工作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一般中餐馆工作不问身份,发工资给现金,老板包吃住,几乎没有什么生活开支。

  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华人集中的地方有许多职业介绍所,以介绍中餐馆工作为主。职业介绍所在报纸上打广告,餐馆老板看到广告后,委托职介所招工,老板免费。找工作的人来到职介所挑选工种。缴纳50元或者80元不等的介绍费,50元叫买断,就是只要你上班了,不管最后能不能录用,这50元也就算完了。80元是保底,上班不超过10天,被老板炒鱿鱼了,回来职介所还免费给你介绍。

  偏远的中餐馆,喜欢招没有身份的,可以支付较低的工资,也不会有人闹事。一般刚来美国没有身份,办身份最快也得半年时间吧,这半年只好到中餐馆受剥削了。

  中餐馆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很辛苦,薪水也不是很高。一般早上10点上班,到晚上10点下班,12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吃饭也就十几分钟。12个小时要手不停地干,老板不会让你闲着。

  我来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去一家名叫“喜悦”的中餐馆洗碗。因为是只身来美国,身上只带了200美元,没几天就弹尽粮绝了。

  月薪1200美元,比行情少了100元,但是当时恰逢淡季,工作好像不太好找。

  这家餐馆坐落在北加州的一个海边小镇,风景很好,空气宜人。老板是台湾人,在当地有两家餐馆,规模不小。

  洗碗是用机器洗的,我的工作就是从前台把碗收集起来,摆在一个塑料架子里,用蓬莱水冲一下,然后把它们推进洗碗机里,碗盘经过洗碗机洗完后,再一个一个摆好。没有碗洗时,就帮着切菜和肉,刀切任何东西,都像砍柴一样,速度很快。

  干活一天下来,真的很累啊,浑身像散了架子,回家一洗澡,马上就睡觉了,由于累,睡眠也很好。

  老板管吃住,吃的当然在餐馆里,主食米饭,由于美国当地的蔬菜比肉贵,所以吃的菜基本上都是大块大块的牛肉,吃多了,人也烦。住在老板给租的房子里,是一栋比较旧的独立屋,客厅和房间里都摆满了床。基本上没有私人的空间。

  一星期休息一天,大家轮换着休息。最舒服的时刻就是休息日了,早上可以睡一会懒觉,起来后到餐馆里吃点东西,然后去逛大街,这里的空气很好,天气多变,大太阳天,说下雨就下雨,说晴就晴。道路很干净,街上的小商店一家挨着一家,离奇古怪的商品让人感到好奇。

  餐馆工作真的很苦,被人称为不见天日的工作,早上天没亮就起来,晚上回家已经深夜了,有时候餐馆周未生意好,干到12点才下班,没有加班费。一天12个小时,别说干活,就是站这么长时间也够呛。有一次,我发现我的手上有许多出血点,我搞不懂是怎么弄得,又没碰到,我让厨房的师傅看,他们才告诉我是漂白水,因为碗盘要泡在漂白水里消毒,之后我用手把碗盘捞出来,这是一个操作错误,手不能直接碰漂白水。可是就是没有人告诉我,让我亲自体验一下漂白水的厉害。

  餐馆工作虽苦,但凭良心,老板对员工还都可以,无论有什么困难老板都肯帮忙解决。平时要买个什么东西,给老板说一下,他一定会帮你买回来。我想要一个银行账户,按规定设立银行账户要2个身份证件。但老板娘找他的朋友给我帮忙,我只凭一张护照复印件,就把这件事办好了。对我们这些居无定所的打工人,银行账户是非常需要的。

  但是,说起薪水,老板还是狠狠地剥削了一把,当时加州的最低法定工资是每小时6元,但我们算下来每小时才4元。即使这样,发薪水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数着一张一张绿色的美元,一个月的辛苦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哈哈

 

故事六,一个反面的例子

       在美国的华人圈子里说起中餐馆,虽然觉得都是辛苦忙碌的故事,但毕竟是好些人在美国的出路之一。说得绝对一些,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中餐馆可能是唯一的出路。说起来可能会有些心酸的感觉,但到后来都是成功的例子,所以才让后来的人们不断地加入到队伍中来。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特例,就是没有成功,甚至家破人亡的例子。为了文章的完整起见,不得不引用另外一个刚刚发生的惨事,其实不忍萃读。

      2013年10月27日,寄住在表哥卓仪林家中的陈闽东,手持剁肉刀砍死了37岁的表嫂李巧珍和她的四个孩子,而这四个孩子分别只有9岁、7岁、5岁和1岁多。

        今年25岁的陈闽东,1988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州长乐市航城镇辖下的联村,父亲是当地人,年轻时走南闯北谋生,从广东娶回妻子。弟弟陈闽航小他六岁,在他八岁的时候,家中又迎来了养女陈娜娜。在偷渡之风盛行的长乐乡下,海外乡亲总是将美国描绘得天花乱坠,于是陈闽东在少年时期就对美国十分向往。2004年,他初中还没毕业,全家便举债凑足偷渡费,委托蛇头送他偷渡来美。一个多月后,经过多个国家中转的陈闽东抵达美国,当时他只有16岁。

       尚未成年的陈闽东,在美国落地后便被移民(微博)当局拦截,得益于未成年人身分,很快就获准保释,随后便辗转在纽约及外州的中餐馆打工谋生。他从厨房打杂做起,再做到帮炒,最终成为大师傅的炒锅。据陈闽东的亲友透露,陈闽东的薪水几乎都寄回了家乡给父母,用来偿还近7万美元的偷渡费,资助家人盖房子,甚至弟弟小孩的奶粉钱,都来自他的打工所得。此外还有他在美国办理身分多年来花费的律师费,也不是笔小数目。

       陈闽东在麻州的幼时好友陈先生11日表示,陈闽东在过去一整年几乎都在他叔叔开在佛罗里达州的中餐馆打工,在此期间,除了今年1月来纽约参加好友的婚宴,几乎没来过纽约,攒下3万多元。不过叔叔的餐厅今年遭遇火灾后关闭,陈闽东只好离开,来纽约再谋生计。

亲友说,陈闽东在纽约染上赌博,远至外州的大型赌场、近至华人小区的地下赌档,他都会去。赌博难免输钱,但陈闽东的父母并未听说他有欠债,也从未听说他吸大麻,汇款回乡也都如常。

夏季,陈闽东前往芝加哥,他的移民申请案就要在那里的移民法院开庭,成败在此一举,可惜他因律师的疏忽错过开庭日期,导致他遭法官颁出递解令。经过几份任职时间不长的工作,陈闽东在初秋时分到叔叔朋友在芝加哥开的中餐馆打工,但是没几天便辞工,他没向别人说明辞职的原因。

10月,陈闽东带着失去移民希望的低落心情来到纽约,住进表兄卓仪林家中,并在此与妹妹陈娜娜团聚,21日,他还参加了乡亲在曼哈坦华埠举行的婚宴。当月26日,表嫂李巧珍和四个从13个月到九岁不等的孩子,惨死在他的刀下。

对于陈闽东从新移民(微博)青年变成杀人恶魔的过程,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陈娜娜分析,哥哥在中国家乡的时候,还是一个活泼的少年,受到海外乡亲吹捧美国的吸引,非常响往美国,16岁就孤身一人偷渡来美。不过随着身分合法化频频遇阻,她肯定地说,「哥哥来美国后一定后悔了」。身负巨额偷渡债务,在美又举目无亲的陈闽东没有退路,只能独自在异乡闯荡,但办理身分的过程多舛,最终一张递解令断送了希望。陈娜娜说,6月哥哥被判逃庭后,看不到曙光,万念俱灰来到纽约。

陈闽东2004年来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辗转亚洲、南美几大洲的多个国家,历尽辛苦才得以入境,并且立即以未成年人的身分申请庇护。然而,陈娜娜说,其他情况相似的乡亲陆续都取得合法身分,陈闽东的申请却被拒绝,多次上诉也以失败告终。她说,哥哥原本对今年的庭审充满期望,也常对朋友吐露对此次出庭有信心。但是一桩乌龙意外的发生,毁掉了他等待许久的机会。

陈娜娜表示,哥哥因为要在芝加哥上移民法庭,特地在当地找了工作,等待7月出庭应对移民上诉案。可其实,6月就已经开庭,因他无故缺席,法官判决他败诉,并发出递解令。一纸递解令,意味着即便他今后与美国公民结婚,也难以顺利取得合法身分,必须先取消递解令,才能申办绿卡,难度很大。

陈闽东在移民案失败后对陈娜娜说,他一直以为出庭时间是7月,没想到开庭时间是6月,但是他的律师未曾以任何方式通知他出庭日期。就这样,不负责任的律师犯下的低级错误,使一个翘首企盼身分多年的移民青年,失去了在美国堂堂正正生活的机会。陈娜娜说,哥哥对此表现得接受不了。

8万元的偷渡债务,陈娜娜表示哥哥应该早就还清了,但是前些日子又听说他在还债,亲友都不知道他欠下了什么钱。后来有乡亲说他参与赌博,大家猜想可能是因赌生债。据说陈闽东常去赌场,欠下数万元赌债。而在此前,陈娜娜说他是个很勤劳的人,也很念家,每周都给家乡的父母打电话,定期给家人汇款,父母把房子也建了起来,同楼的邻居,正是灭门案死者李巧珍夫妇的家人。

陈娜娜表示,陈闽东的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他的身分总是有希望的,因为「有你妹妹啊」,妹妹身分合法,成为公民后就可以为配偶申请绿卡。但是陈娜娜说,那些朋友对哥哥这样说,给了他一丝希望,而且多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又没有血缘关系,男女之间生出情愫也很自然,她猜想哥哥果真把与她结合当成了既能获得所爱、又能解决身分问题的一箭双雕之举。

今年夏天,陈闽东鼓起勇气向陈娜娜表白,得到的回答却是「你是我一辈子的哥哥」。两人相差八岁,陈娜娜说自己还小,还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对于这位哥哥,她也完全无法产生异性之间的感情。就这样,移民申请和爱情的挫折,使陈闽东成了一个更加内向的人。

布碌仑8大道华人灭门案发生后,有传言说凶嫌陈闽东因被骗婚而迁怒于死者李巧珍,从而犯下血案。本报取得李巧珍在中国福州家乡的外甥女陈小姐,29日在部落格上发表的亲笔文章,回顾案发前李巧珍一家和陈闽东交往及交恶的过程,还有案发后家属的后悔与悲痛。从文字中不难看出,李巧珍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子,对亲戚充满温暖,在家中给予陈闽东很好的照料。但是她的善良并未获得好报,她只不过因爱子心切而对陈闽东及其女友发了火,竟惹来灭门的杀机。详细内容如下:

本来我不想谈起此事,因为每提起一次,对我来说都是心如刀割,但希望你们帮忙还我小姨(李巧珍)公道,外面的传闻都是胡乱扯淡,说我阿姨骗财骗婚,都是狗屁,我阿姨是好心收留他,没想到却给自己和孩子招来杀身之祸。

陈某(陈闽东)是我姨丈的表弟,在外多年,没有身分,前段时间被一家餐馆辞退,辗转住到我小姨家,本来我小姨每天都不煮早饭的,我表弟表妹们都简单的喝牛奶配馒头或者面包,但陈某来了之后,我阿姨就开始煮早饭,有时还煮点心叫他吃。

陈某还有一个妹妹叫娜娜,是领养的,案发的原因跟这个娜娜有一定关系。据我小姨丈那边的亲戚说,本来这个娜娜出去前承诺要嫁给陈某,但不知道为什么两个最后没在一起。

童言惹恼两兄妹

事发前两天,这个娜娜去我小姨家看陈某,两人举止亲密,我六岁的大表弟Kevin看到就童言说了一句,「表姑表叔结婚咯」,结果遭到此女搧巴掌,Kevin大哭,吐了一地,然后他们把只着短裤短袖的Kevin关在门外(现在美国的气温已经非常低了,但因为室内开暖气,所以我弟弟妹妹们都穿得单薄)。

表弟受罚姨心疼

当时我小姨出去买菜,出门前还问陈某有没有想吃什么,她出去买,结果买菜回来,看到Kevin站在门口受冻,就问其原因,Kevin说「表姑打我,不让我进去」,我小姨听了既心疼又生气(其实当时我阿姨完全可以报警的,根据美国的儿童保护法,这女的起码得受到一定的惩罚,但是我小姨并没有报警),开门后发现满地狼藉(Kevin吐的)更加生气,叫Kevin进来,但Kevin说:「表姑没让我进去」。

我小姨听了非常心疼,就故意大声的怒斥他:「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干嘛要表姑叫了你才进来」,就把他拉进门,然后就对陈某两兄妹说:你们两这么大人了,看三个孩子(Linda和Amy是Kevin的姐姐,三姐弟都很懂事的)都看不好,地上这样子也不帮忙清理一下?然后双方发生争执,这个娜娜临走前挑拨她哥哥几句,大致内容大概就是指我小姨对他这种态度,他也能住得下去啊?!并表示她今天晚上不在这边过夜了,然后此女就离开了(有些报导提及的邻居称案发前几天的争执应该就是指这件事情)。

其实事发之前,陈某在此已经住了十来天了,都相安无事,陈某因为生活不顺心,工作被辞了,整天垂头丧气,不怎么说话。

小姨还帮他讲话

我小姨的婆婆(陈某的姑姑)在陈某一住进来的时候,几次劝我小姨说,「还是让陈某去别的亲戚那边住吧,毕竟你带这么多个孩子,本来就已经够累了,而且听说陈某最近情绪不是很稳定,我担心他伤害到你们」,当时我小姨还说,「妈,没你说的那么夸张,他一个人在外打拚,父母不在身边也不容易,我们能帮忙照顾的就尽量帮一下吧!」(除此之外,小姨还多次鼓励陈某振作,重新找工作,年轻人应该要有斗志,不要垂头丧气的。)

Tags: , , , ,

Leave a Reply